How to Select Liquid Sterilizing Filters? Your Ultimate Guide Awaits
在生物制藥領域,液體除菌過濾是保障產品無菌性的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。面對復雜的工藝需求,如何選對過濾器,既避免產品損耗,又確保合規(guī)性與成本效益?本文為您梳理液體除菌過濾器的選型全攻略,助您破解過濾難題,實現(xiàn)從實驗室到生產的安全放大!
液體濾器選型基本流程
整體從參數設計到工藝可行性,先根據工藝需求選擇滿足物理化學性能的濾膜、再進行小規(guī)模試驗科學驗證膜面積,最后適配定向優(yōu)化的濾器形式。


一、膜材質+孔徑:科學匹配工藝需求
材質選擇三要素
· 物理耐受性:過濾膜的物理性質主要體現(xiàn)在工藝要求的溫度或者壓力條件下,過濾膜結構和過濾器性能的穩(wěn)定性。比如高溫高壓環(huán)境?需參考供應商產品手冊或者驗證文件,確認過濾膜的最高耐受溫度與工作壓差范圍(例如艾里奧斯Alipore® DHC高通量除菌級親水PES筒式濾芯-物理耐受性見下圖,基本覆蓋和滿足生物制藥實際使用工況和要求范圍)。


· 化學兼容性:過濾膜的化學兼容性,是指在接觸液體時濾器可能發(fā)生變形、溶解、析出或者強度改變的情況。例如親水PVDF怕有機溶劑?PTFE疏水難過濾水相?極端工藝下應根據溶劑類型選擇適配膜材。
· 低蛋白吸附:另外還需評估膜材質吸附性,高分子濾材的游離化學鍵可與產物發(fā)生吸附效應,致濾液有效成分流失。例如膠原蛋白、抗體等高附加值產品,推薦低吸附的PVDF或者表面改性PES膜,避免收率損失。
· 如果使用輻照后或準備輻照滅菌的囊式濾器,還需考慮膜材和濾器是否能耐受伽馬射線輻照。
常見的幾種液體過濾膜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參考


濾膜孔徑及截留能力
除菌級過濾器的核心標準為截留效率(≥107缺陷短波單胞菌/cm²,依據PDA TR26報告),選型需匹配孔徑特性:
• 0.1 μm(支原體清除,用于培養(yǎng)基過濾)
• 0.2 μm(常規(guī)細菌截留,終端除菌/緩沖液/中間品過濾)
• 0.45 μm及以上(預過濾保護,降低微生物負荷或顆粒物攔截)
• 例如高粘,高濃,雜質含量較高料液(通常為血清,膠原蛋白等),一般建議搭配預過濾器(如0.65-5 μm),保護終濾膜載量。
二、面積+成本:實驗驗證與放大策略
縮小規(guī)模實驗,鎖定最優(yōu)面積
1. 載量測試:小規(guī)模料液較少的時候一般選擇恒壓試驗(Vmax),基于孔隙逐漸堵塞模型的函數,高效膜篩選方法,確定放大過濾器尺寸面積。
• 測試全程恒壓
• 測量并記錄體積隨時間的變化
• 計算Vmax并生成用于大規(guī)模的濾器面積
試驗裝置如圖所示:


2. 安全系數:放大時通常會疊加20%~50%面積冗余,覆蓋批次差異,規(guī)避堵塞風險。
成本平衡
· 膜面積過小:可能導致過濾中途堵塞,代價高昂的批次報廢。
· 膜面積過大:降低生產風險,耗材成本上升,可能收率損失。
· 黃金法則:通過實驗數據模型,計算總成本最低點,兼顧效率與效益。
過濾器選材需與面積評估同步開展:材質初篩常獲多候選組合,需結合小試對比通量與載量,精準鎖定最優(yōu)方案。
三、濾芯形式
過濾器按外觀構型可分為兩類:筒式濾芯和囊式濾器,根據不同行業(yè)和實際工藝需求選擇,如圖:

筒式濾芯 VS 囊式濾器


接口+流向:不可忽視的細節(jié)
此外,我們還需要注意接口形式的影響,囊式過濾器的接口有多種形式,比如法蘭接口、倒刺軟管接口等等。
· 接口匹配:法蘭、軟管倒刺,選型需貼合管道設計,降低壓差損耗。
· 安裝方向:垂直管道用平行接口,水平管道用垂直接口,減少湍流干擾。
總結
液體除菌過濾器的選擇,是技術+經濟性的綜合考量。從材質匹配、實驗驗證到裝置優(yōu)化,每一環(huán)都需根據實際料液和工藝進行選擇。
我們的服務:提供從小試工藝開發(fā)到放大生產驗證的一站式過濾解決方案,定制化適配您的產品特性與預算需求!